(原标题:隐匿收入、虚假申报难逃“法网”惩戒 三起小规模纳税人骗享税费优惠案件公布)
4月25日,新疆、大连、安徽等地税务部门公布了3起通过拆分经营骗享税费优惠的违法案件,涉案企业通过拆分经营、隐匿收入、虚假纳税申报等手段骗享小规模纳税人税费优惠,均被依法查处。
具体来看,国家税务总局阿拉尔税务局稽查局依法查处宏润运输有限公司偷税案件。该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但其通过注册多家个体工商户拆分经营,进行虚假纳税申报,违规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少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61.97万元。针对该违法行为,阿拉尔税务局稽查局依法作出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42.31万元的处理处罚决定。
国家税务总局大连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依法查处了沙河口区星海名媛美容院骗享税费优惠偷税案件。经查,该美容院通过隐匿收入,违规按小规模纳税人享受税费优惠,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少缴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费62.76万元。国家税务总局大连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据相关规定,对其依法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05.12万元。
国家税务总局池州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查处了东至县荣峰再生资源回收站暨盛荣峰偷税案件。经查,盛荣峰借用他人身份证设立85家回收站,通过将本该是荣峰再生资源回收站的经营收入拆分至85家回收站,违规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少缴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费215.84万元。池州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对东至县荣峰再生资源回收站及盛荣峰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339.74万元。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了小规模纳税人税费优惠政策,本是国家基于宏观经济调控与扶持经营主体而发出的“政策红包”,旨在帮助企业减轻负担、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然而,在某些不法企业看来,这却成了“节税”的好路子,通过违法手段骗享政策红利,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西南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廖呈钱指出,税务部门此次通报案件中,企业拆分经营骗享税费优惠本质上是恶意逃税,其危害性不仅在于侵蚀国家税基,更侵蚀着税收公平的基础。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樊勇认为,依法严厉打击违规享受、恶意骗取税费优惠等涉税违法行为,能够防止“劣币驱逐良币”,也是对守法经营主体的支持,是维护税收公平的应有之义,确保每一项税费优惠政策都精准惠及真正符合条件有需要的纳税人。
记者注意到,这是今年以来税务总局第三次公布骗享税费优惠的案件。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系列典型案件的曝光,释放了严监管的信号,税务部门常态化打击骗享、精准性监管、典型性曝光,加强骗享税费优惠的税收监管和税务稽查的力度只会越来越大,每个纳税人都应自觉依法纳税,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李晶教授表示,当前我国税收监管已迈入“以数治税”新阶段,依托税收大数据平台,税务机关对异常纳税行为的识别准确率持续提高,任何税收违法行为都难逃法眼。违法行为一旦被查实,纳税人不仅要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和罚款,更会进一步导致纳税信用降级,在发票领用、资质审核、融资授信、政策享受等方面受到限制。
“当市场主体普遍形成‘依法治企、诚信纳税、合规运营’的行为自觉时,不仅能有效规避自身经营风险,更能为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注入持久动力,最终实现企业稳健发展与市场健康生态的良性互动。”廖呈钱指出。
相关阅读:
声明:本文股票数据及文字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只提供参考,股民朋友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在做投资判断,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
文章标题:隐匿收入、虚假申报难逃“法网”惩戒三起小规模纳税人骗享税费优惠案件公布
链接地址:http://www.gupiaotuijian.net/shiIG2025042500032402.html